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委员关注家庭教育,他们都有哪些新观点?

W020190305361131806742.jpg


1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党组成员

邓丽


加快家庭教育立法,是解决当前家庭教育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从未成年人突出问题分析看,未成年人产生的绝大多数社会问题的根源与家庭或者父母的监护密不可分。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一些家长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突出问题,体现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对未成年人成长以及家庭、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亟须通过加快立法提升家庭教育地位、明确家庭教育核心内容、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从制度层面推进解决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家庭教育工作持续发展,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法治保障。


2多方合力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在学校教育方面,要着力构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良性互补关系。建议在学校章程中完善家校共育的条款设计,指导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等形式,使家长了解不同于学校、教师的监护责任和权利,帮助家长区分自己和学校的学生安全责任分工,为预防、缓解、消除家校矛盾做好铺垫。


针对家长的养育焦虑,建议教育和有关部门可以帮助家庭缓解教育焦虑情绪。如帮助家长了解子女品行教育、亲子关系的科学知识,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方法,知晓包括家庭教育政策等在内的与其子女升学等密切相关的教育政策内容,以减轻家长教育孩子的压力,特别是精神压力和时间成本。


3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要精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张雪


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还有很多工作亟待提高和完善,其中给家长提供个性化指导,开展精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解决家庭教育指导“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迫在眉睫。2016年11月,国家九部委联合颁布《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指导服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建议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咨询室,以咨询室为依托,整合学校、社会各方资源,解决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指导的迫切需求。


4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府教育总督学

潘惠丽


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可以有效缓解目前家长对家庭教育认知的盲目状态。家长爱孩子、关心孩子,但他们缺乏科学的教育知识,不知如何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这种专业知识的缺乏,不分城乡。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不是说你社会地位多高,或者其他知识多么丰富,就能做好家庭教育。通过法律明确家庭教育各方应承担的责任,尤其要明晰父母的责任,避免一些家庭“管生不管养”的消极行为。


5加强城乡社区家庭亲子阅读

公共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研究院院长

杨朝明


加强亲子阅读,意义重大。读书固然重要,读什么书则更重要。很多父母并不知道怎样是为孩子好,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家长,在这方面普遍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政府部门可以以亲子阅读为抓手,帮助家长为孩子的人生确立正确的方向。建议在硬件上,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指导机构,统一协调,为孩子们的阅读提供条件。软件方面,要结合价值观教育和孩子成长的规律,为孩子的阅读有计划地推荐或编制一些适合的图书,并相应地分配到社区或乡村读书俱乐部或者读书空间。


6建立家庭文化服务标准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东区副区长

丁梅


传统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使优秀家风的传承和家庭亲密关系受到挑战。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增多,家庭规模日益呈现出小型化特征,使优秀家风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家庭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造成年轻人参与热情不高,这更削弱了家庭的教育功能。要重建优秀家庭文化的传承,需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并完善家庭文化考评机制,建立家庭文化服务的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