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禁止,孩子越想要,真相扎心了

01


有妈妈说,几乎每天从睁开眼开始,就要开始跟孩子较劲了。

“今天降温,来穿上这件外套!”

孩子却还是喜欢那件爱穿的薄T恤,他可不管外头降了多少度。

“不要在外边买那些辣条吃!”结果一有机会就吃。

“做作业不要在书桌上乱写乱画!”偏要画得惨不忍睹。

……

天天唠叨,可孩子还是会状况不断。

结果最后都要大发脾气,孩子怕打才听从安排。

可只能管一下子,第二天又是这样。

 

有时就像一场猫爪老鼠的游戏。

两个人会都会弄得很累。

到最后会发现这个真相:大人越禁止,孩子越想要。

 

02


你越禁止,我越要做给你看看。

 

在我家附近的公园,有一条人工小溪,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

最近是枯水期,小溪里的水很小。

孩子们就喜欢在这里玩。

 

小小鱼每次来这里都说要“冒险”一番。

那天遇到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跟8岁左右的姐姐也在那玩。

 

姐姐爬过大石头,弟弟也费力地爬过大石头。

姐姐趴在石头上,把水伸到水池里时,弟弟也想这样做。

这时我提醒他不要这样做,因为可能会扎进去。

 

但是小家伙可不信,模仿姐姐的样子去做。

但姐姐意识到了危险,就把弟弟拉了起来,玩其他的去了。

 

后来,姐姐踩着大石头从小溪上横跨,弟弟也想做。

他小心翼翼地跟着姐姐。

这时他真有可能会掉进水里,虽然水不深,但是弄湿衣服鞋子,也是个麻烦。

我大声喊着“快点回去,退回去,这里你跨不过来!”

可他反而兴冲冲地想继续走,但是脚下的石头一晃,小家伙吓得没动了。

这时他进退两难,姐姐也没有力气帮他。

 

后来我到岸边把他提了上来。

 

我想,孩子们真是一个样!

小小鱼也是这样,我不让他做的事,他反而更想去做,急着想去表现自己的能力。

也许我们的“禁止”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和兴趣。

它更像是一种引诱!


微信图片_20200313101034.gif



03


每个孩子都渴望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获得关注。

超过自己的爸爸,几乎是每个小男孩的愿望。

 

比如小男子汉们特别喜欢展示自己的力量。

看到家里大大的快递箱子。

我就跟小小鱼说“不能搬,你搬不了的。”

没想到他一定要搬,幸好里面的书不重。

 

他搬了几步路,放下来跟我说“我力气大吧!”

“真不错,但是下次还是先试一下,不要太猛,小心受伤啊!”

 

可到了下次,他又会这样。

今天跟你说能抱起自己的同学。

过几天又说能背起爷爷。

还嚷着要背我,证明他没有说假话,是有这么大的力气。

 

当我们明白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就能知道怎么做了,怎么引导孩子。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名作《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提出,个体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感的追求。


所以,只是禁止,没有去理解孩子的心理动机,也没有让孩子去明白你的心意。

那孩子肯定不会听你的。

 

那些经常违反规定,跟老师或者父母对着干的孩子。

往往被称之为“问题孩子!”

 

其实他们内心非常清楚自己在干嘛。

而且能感受到这样做给自己带来的优越感——获得尊重和关注。

 

他们只是找错了办法,从正面没有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肯定。

因为父母忽视,老师打击,那怎么会听父母老师的话。

就算渴望沟通,也会被一些刺耳的话刺激,或者干脆闭合自己,躲进自己构建的心理安全屋。

最后结果就是对抗、误解、伤害……


 微信图片_20200313101029.jpg



04


怎么跟孩子说“不”,我觉得是最难的。

我们一直在给孩子立规矩,给界限。

孩子其实也一直在找父母界限。

 

一旦双方找到了一个契合点,那彼此就会适可而止,不会越界。

亲子关系也会融洽平和。

 

给大家3个建议:

1、首先是父母自己要反省自己的观念、行为和语气。

 

因为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期望不可能总是一致的。

为什么说孩子小的时候好带。

因为孩子会听父母的安排,这符合父母的期待。

 

但是等孩子有了自己想法后,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走。

亲子间的矛盾就产生了,就好像一场争权的游戏。

 

有时跟孩子絮絮叨叨各种“禁止”事项。

利用父母的权威或者规矩来直接禁止孩子,有时的确能达到很好的管教效果。

孩子会显得乖巧懂事,直接也能省心省力。

 

但是这样的“禁止”根本无法让孩子真的养成好习惯。

更别说让孩子自律。

 

有心理分析师说孩子要经历几次真正的“叛离”,才能真正长大。

而最后的结果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就奠定了。

 

比如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父母跟他的沟通方式、相处方式就已经决定了今后的路。

假如父母会自我反省,能给予孩子民主、自由的空气,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

 

那所谓的“叛离”只会是个性的表达,而不会成为亲子对抗的导火索。

 

2、无论什么时候,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行为

 

比如孩子吵闹时,你大声吼:“不要哭了!不要闹了!”

也许孩子会哭得更大声。

 

为什么不把焦点转移一下,不要关注孩子的哭声大小,或者急匆匆地想压制孩子的情绪。

而是平静一点,分析孩子为何会哭。

他们也许是觉得无聊或者难受。

或者刚刚一个小举动让他生气了,而大人根本就没看见。

比如有时你把孩子杯子里剩下的那一点点饮料倒掉,而没有问他。

他们会气急败坏地跟你索要。

你觉得那无关紧要,可他也许是想着慢慢品尝呢。

 

我们就是有太多自以为是的父母,觉得自己能取代孩子的情绪和思想。

 

3、给孩子一种正面的引导,而不是负面的暗示。

 

跟孩子说不的时候,不妨告诉孩子可以怎么做。

因为你说不行、不许的时候,孩子也许就听到了后面的词,而那个不字被自动过滤了。

 

比如一岁多的孩子,有时会伸手打人。

有时他们也许就是想打一个招呼,有时是为了争东西。

 

父母赶紧喊道“不准打人!”

孩子乐呵呵地打了下去。

 

有时,一岁多的孩子拿着你的杯子,你着急地喊“不要扔了啊!小心点!”

也许孩子就把杯子给扔了下去。

他就觉得这个好玩,能看到你着急的样子。


这些“不”其实就是一种负面的暗示。

就好像在告诉孩子这样去做。



05


当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时,不要揪着不放,逼着孩子去改,去听话。

不妨多去看看这个问题产生的缘故。

 

因为孩子的很多的问题,是父母导致的。

父母倘若能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平和地跟孩子说说话。

能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倾听孩子。

当父母做好了,孩子的问题就会消失。

 

好习惯的养成更不是靠打压达到目的,而是靠父母言传身教,需要时间积累。

而真正的自律更是建立在彼此信任、尊重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