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芒果教育 | 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现在大多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

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

部分父母甚至认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

许多父母往往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为“问题学生”,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惊恐。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现在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败带来的后果。

所有的父母都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我们谁也没有做过岗前培训,匆匆忙忙就成为了父母。

所以,在教育孩子前,我们做父母的也要接受教育,学习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01 你要了解孩子

别错过了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 发展的关键期:

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婴儿期中最重要的学习期。

  •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

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3岁左右的孩子基本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和语法,之后语言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 想象力发展关键期(2~8岁):

这一阶段要保护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

  • 文化敏感期(6~10岁):

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 黄金阅读期(4~12岁):

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 独立关键期(12~15岁):

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02 你要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孩子入学之前,一般对母爱需求更多。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03 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

1. 提升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我们只能不断学习教育知识,提升自己,再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2. 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父母的缺点会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作为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好榜样。

3. 善于发现生活,用生活中的小事教给孩子道理

一件事,只有自己做过了,才知道它的对错,一条路,只有自己走过了,才知道它的崎岖。孩子也是这样。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04 六句家庭教育箴言

家长必须知道

第一句: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第二句: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的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所做的那样,如果不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

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第三句: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第四句: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

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

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第五句: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

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的最差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够静下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六句:好成就都是教化出来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德。

而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

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讯主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父母是孩子生命里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但是每位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接受巨大挑战,有诸多的无奈与困惑!成为这么重要的父母角色得怎样做呢?万事皆有规律,显然,做合格型的父母是很好的选择。善于做合格型父母的密码,其实在所有父母的心里,也渗透在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亲子关系、陪伴关系、沟通能力、审美能力、自信心、影响力、情绪等等,不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怎样做一名合格型父母!



扫描二维码

做合格型父母

金芒果教育



部分课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