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小朋友外交”,父母需要做好这些事



随着小朋友一天天长大,他要面对的环境也渐渐扩大,接触的人群也逐渐增多,社交圈也是由小变大。


父母们尤其是妈妈们就会开始紧张,希望孩子的社交圈都是有益的人事物,而且会觉得孩子的社交圈当然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主。

 

有这些想法没有错,但是在行动上,家长们应该做的不是过多地插手去干预,而是要通过观察,然后引导孩子自行去维护自己的社交圈。


面对“孩子外交”,父母需要做好这些事哦!



01

妈妈是第一个“好朋友”


其实在宝宝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迈出了社交的第一步哦,而他接触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妈妈。

 

哪怕宝宝还不会说话,可是他仍然能通过笑、哭或者目光接触向妈妈传达自己的意思,然后再进一步地同周围的人互动起来,大家都知道,宝宝是会模仿互动对象的表情的。


而大人们,则会根据宝宝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去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

 

所以,宝宝周围的大人,尤其是妈妈,对宝宝的情绪作出及时反应,比如抚摸、亲吻、安慰或是哺乳,都能增加宝宝的安全感,给宝宝自信。


这样宝宝就会放开胆子去“探索”外部世界,与越来越多的人建立起互动。

 

可以说,孩子“合群”的第一阶段,就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妈妈对宝宝的关爱和交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妈妈是宝宝的第一个“朋友”。



02

孩子们的友谊值得尊重


孩子们的友谊可不是有些父母想法里的“过家家”,孩子们看似幼稚的举动和语言,其实都是在认真地交朋友,建立人际关系。

 

孩子们的朋友圈也和大人的一样有“亲疏远近”,少数几个关系亲密的最好的朋友,多数的泛泛之交,大家能玩到一起去,就是朋友了。

 

对于跟孩子关系好的小伙伴,爸爸妈妈们有时候也会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孩子好不好?家里大人性格怎么样?适合不适合同我家孩子做朋友?

 

父母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很正常,毕竟都不想自己家的小孩子被带坏了。



但是父母们也大可不必着急,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力,对孩子们的友谊给予尊重。毕竟亲密的朋友十分珍贵,有好朋友的孩子,交流能力更强,并且更乐于分享。

 

当父母教给孩子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同小伙伴的发生冲突时,孩子是会自己去思考的,如果冲突无法调和,孩子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做出判断和选择,也是对孩子人际关系的锻炼。


当然,孩子年纪小,总会有做得不够成熟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去帮助孩子做选择,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适当地替孩子筛选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03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争执并不少见,争吵甚至动手都是有可能的。


每次争执发生时,多半会有家长挺身而出试图化解矛盾。讲理的家长会比较客观的分析事实,而遇上不讲理的家长,急赤白脸地去坦护自家孩子,往往会弄得场面非常不好看。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一些闹得太大上了新闻,这就确实是非常难看了。



小孩子之间的冲突,能够闹得多大呢?

 

对于一般的小冲突不必太较真,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这能让孩子在经历中学会如何处理矛盾。不过,对于比较暴力的行为,家长是有必要控制的。

 

在冲突升级时,孩子要学会表达愤怒并能及时闪躲攻击,都需要父母去教导。实际上,雯雯也并不反对教会孩子在受到攻击时进行“还击”。

 

能在冲突中更好的保护自己才能更适应这个社会。



04

孩子可以愤怒,但绝不能允许他打人


这同上面其实是一体两面,孩子可以起冲突,也可以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还击,可是绝不能纵容孩子在愤怒下主动打人。

 

大人如果没有明确地进行制止和批评,一旦孩子使用打人的手段成功了,他在遇事时就会采用这种更加便捷的方式。


因为这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很强大,不可战胜,如果不加遏制,孩子会成为一个崇尚暴力的人,长大后极容易有触犯法律的行为。

 


05

教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有些天性比较强势的孩子,会很喜欢当“孩子王”,他们乐于发号施令,并且十分享受大家听从自己安排的样子。


这本来也是好事,说明孩子天生具有领导型人格,可是如果家长不加以管教,这类孩子会很容易变得傲慢自大,轻视他人。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能带领小朋友一起玩耍的他很棒,可是他也需要尊重别人的感受。比如不要抢夺小伙伴的玩具、不要随意打断小伙伴的说话、不要强迫小伙伴遵从自己的游戏规则。



让他思考一下,如果有人这样做,他会不会很生气,那同样的,他这样做了,小伙伴们也不会高兴。

 

在社交场合,不论大小,“合群”都是关键,尊重他人是合群的基础。一个霸道没有规矩的孩子,永远不会得到他人的喜爱。



06

寻找玩伴可以从兴趣入手

 

小朋友们要玩在一起,有共同语言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家的小朋友不愿意加入到其他孩子中间,或许并不是他不喜欢他们,只是他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玩不到一起去。

 

爸爸妈妈们可以多观察自己家的小朋友喜欢什么类型的游戏或者是爱好。


然后找几个有共同喜好的小伙伴,试着让他们长时间接触一下去寻找共同语言,虽然圈子小一些,可孩子会玩得很高兴。

 

这样也能让孩子慢慢积累和别人玩的游戏经验,等以后孩子的交际圈扩大,他自然也就能适应同更多的人去进行互动了。